文研回望2021|远近读书客,悦来小院中
2021年,文研院迎来了建院五周年纪念。揭牌仪式现场画面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已是五载春秋。眼前浮现着师友们朝夕问学的瞬间,耳畔回荡着邀访学者们的赠言,“我觉得这里很像是一个智者的旅店”,“我们在这里共同寻找一个精神家园”……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长路这个意象徘徊在我们心头,五年的回忆凝聚为一个新的起点。这是学术的长路,也是学人生命的长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走过,踏出来广阔的大道。
这些天,第十一期邀访学者作别二院,结束了驻访生活。“曲终人不见”,但二院里激烈的争锋切磋,悠扬的箫声琴韵还时常萦绕在耳畔。五年来,是学者们的支持与热情参与,共同支撑起了这片学者的“精神家园”。今天推出的是“文研回望2021”第三篇,为大家呈现学者眼中的文研院。
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
2021
邀访学者
“ 听他们说”
“
远近读书客,悦来小院中,
湖摇今古月,人拂北南风。
文思横空壮,研求隔海通,
黄昏时弄笛,塔树渐朦胧。
中间的两句诗,我嵌入了“文研”两个字,因为看到小院里面那些老树,枝干虬曲盘空,感觉能够引发无限的深思。在我看来,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研究,是非常个人化的。现在动不动就是大工程,毫无个性,各种研究出很厚的书,排了一堆,我不知道其中有多少能够让人看了会心,引人思索。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还是像文研院这样的地方,比较安静,让你涵养,让你能写出真正让自己有所感觉的文字,而不是匆匆忙忙赶出来的。
”
—— 苏杰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秋锦(武琼芳 摄)
秋日阳光下的小院(邓小南 摄)
“
现在整个大环境下,研究机构,包括大学,气氛都是比较紧张的。反映在很多方面,比如科研压力、教学压力等。想要在宽松的、安静的心态下做研究非常难,在文研院的四个月的时间,是我至少在最近十年内第一次感觉到还有这么一个环境,这么一段时间,可以再体验一下宽松、安静的心情。这是很难得的。当然,我们不能奢求大范围的普及这种状态,而且我相信北大能够设立这样一个机构,提供这些宽松的条件,应该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因此,我想文研院应该是一个典范:学问就应该这么做!
”
—— 马忠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马忠文老师向同期学者分享自藏清人书法、文献
学者们在咖啡厅交流,左起:李天纲、马忠文、韩琦、梅谦立、郭津嵩、张昭军
“
文研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你放松,让你真正地慢下来过日子,在这里能碰到更多元的知识、文化,还有多学科视角的碰撞。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中国的学术要发展,整个中国也要蕴育思想的发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
”
—— 黄晓春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第十期邀访学者赠书
第十一期邀访学者赠书
“
我是历史学出身的,对于社会学、人类学也一直都很感兴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把人文和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学术研究不是单单是传统的文史之学,也应该有社会科学化的一面。这种激励,北大很丰厚,因为有很多学科之母在北大。北大应该有这样的胸怀,能容纳各处的人,变成交流的中心。
”
—— 李天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驻访期间,李天纲老师利用北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全力投入《马相伯年谱长编》的编写工作,同时也开展实地调查。香山静宜园中尚保留马相伯创办之辅仁社旧址。图为李天纲与北大历史学系李孝聪教授前往考察时,于香山碧云寺合影。
第十一期学者午后院中畅谈
“
文研院是跨学科的交流平台,虽然各自的专业不同,但并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讨论,大家在一起讨论不同专业的问题都互相有启发,这是文研院最重要的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特点。
”
—— 杜斗成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杜斗成老师在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讲座
虞云国、曹家齐老师参加并领读“南宋本朝史论读书班”
“
北大文研院的内部报告会,自有其高明。如同100办公室门口的牌匾“无事忙”所示,是在无用处用功,无声处发声。“明其道不计其功”,在专业化分工日细,学术研究内卷严重,重术轻学,功利心切的背景下,文研院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由“专”返“通”、由“术”返“学”的学风。参与者得益于此,文研院特点在此。
”
—— 张昭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李肖老师在报告会上向同期学者展示新疆出土的古于阗塞语文书
“
不同学科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面不断地往前推进,推进过程中大家已经形成习惯,尽管大家有意识的说要关注不同学科的研究,但事实上很多人仍然固守着过去。我思考不同学科学术研究的意义,我们究竟该怎么去理解,去追寻。我自己感觉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学科,了解一下别的学科,再重新酝酿,重新思索我们该怎么做更有意思的学术研究。
”
—— 曹家齐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曹家齐老师的报告,从琴曲传承入手,探求元明之际遗民的一段心史。报告尾声,曹老师及友人带来琴萧合奏《关山月》
苏杰老师关于西方古典文献学术史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三个小时的报告会结束后,同期邀访学者仍觉不过瘾,在走廊中继续切磋问难
“
我集中于做回鹘文佛教文献,但在文研院的交流使我意识到,除了佛教文献以外,应该更多地关注世俗文书,因为这里包含的历史文化素材更多,这些文献背景历史方面、文化方面的元素,更可以提炼出来。我跟中古史中心的老师们有交流,和外国语学院的叶少勇老师等也有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从另一个层面去重新审视我所做的文献。多学科、多语言、多文化的背景,对我的帮助很大。
”
——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老师为北大外国语学院梵巴专业师生开设回鹘文文献选读课程
“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话提到防止过分制度化,制度化的意思是我们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当中,这种过程会让我们自己的思考范围越来越小,对新的东西“起茧”,这种茧让我们变得非常麻木。文研院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他们阅读不同的史料,思考不同的问题,这个氛围让我有机会进入其他学者的研究问题当中,进入他们的资料当中,有利于扩大视野,防止制度化的陷阱。
”
—— 刘永华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第十期邀访学者代表回校参加文研院五周年纪念活动
“
大家畅所欲言,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对别人的研究做一个可能是外行,其实有更加独特角度的一种观察,这种观察给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研究者带来很好的他者眼光或者审视,这是文研院给我们创造的很独特的一种学术环境。多学科的沟通和交流,是文研院非常大的特色。文研院的学问之旅,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旅程开始,它让我更加放开心态,去跟更多不同学科,甚至不是人文学科,是社科类学科的更多同行,做智力上的、智慧上的交流,感觉特别好。
”
—— 吴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第十期邀访学者在临近结束时,探访现代民俗学圣地妙峰山,徒步京西古道
第十一期学者参访故宫
“
毕业以后,很难进入到其他学科的环境中去学习,很多东西光看别人的研究很难领略精髓或背后更深入、更宏大的想法。但文研院的环境,给走出校门的学者一个很好的重新学习的机会。
”
—— 聂溦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夏夜,聂溦萌老师与校内外师生
讨论点校本《晋书·律历志》修订稿
“
本期邀访学者年龄的跨度非常大,从30岁、50岁到70岁,几乎是三代人。生活中年龄太小要照顾,年纪太大也要照顾,可是学问这个事情不需要,年龄照顾不是学问的好方式。在文研院,两头的人都得到鼓励,不仅是年轻人需要鼓励,年纪大的人其实也需要。因为做了一辈子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龄累积以后,总想得到反馈,这对年纪大的学者是有意义的事情。
”
—— 陈少明
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老师驻访期间,深度参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及哲学学界的多项活动,先后主讲“虚云讲座”、“严复讲座”。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的学人也围绕陈老师倡导的“做中国哲学”,举办了专题工作坊
“
对学者来说,初心之一首先是对未知的好奇,大家回到原初的状态,没有所谓的世俗性的东西,只是面对一个未知单纯地表达好奇,然后去接近,那个瞬间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印象也非常深刻。我希望这样的氛围,每个学者都应该珍藏在心里。
”
—— 陈瑞翾
德国海德堡大学
第十一期学者参观赛克勒博物馆的“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器文明特展”,历史学系韩巍老师作导览
“
文研院的系列报告会是让人喜欢的,会上他们无际的攀谈,我则无尽的聆听,也总能从中联想到某著作、某文章、某件事、某个人,继而是片刻时过境迁的怅然、曲终人散的唏嘘、更新知识的欣喜、发现新问题的兴奋、往昔里趣事带来的自乐,……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
—— 缪德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
“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文研院里,所有的学人身份都去掉了,他们好像都回到了比较纯粹的状态之中,甚至有一些童真、活泼,各种奇思妙想,从音乐、艺术到各种童年的经历,表现出的那种气氛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天地就像一个理想国,没有限制,空间可以无限扩张,同样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一方温馨的天地。
”
—— 於梅舫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十一期邀访学者在文研院新年联欢晚会上合唱《难忘今宵》
“
你以为你在孤军奋战,其实是所有人和你一起。看到有些老师很晚离开办公室,拍一张文研院大门上的一束光,或者是拍抬头看到的月亮,就会让人觉得此时的心里特别温暖——你不是一个人。在文研院接触到的这些老师,让我们这些后辈学者看到了以后想要活成的样子。
”
—— 武琼芳
敦煌研究院
月色下的二院
“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文研院,第一个是家园。文研院温馨的灯光让我倍感亲切,真的有点像到家的感觉,这就是我在北京的家园。第二个词是港湾,学术的港湾。我们的学术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里面有挫折,甚至有经验教训,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汲取对方有用的经验,克服自己的不足,等于我在学术港湾里加了油,铆足了劲。离开文研院以后,我会继续投入自己新的研究历程。
”
——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研院及同期学者为虞云国和杜斗成两位先生庆生
寄 语
来自2021·春季邀访学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2021·秋季邀访学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春季邀访学者
2021.3.22
2021.6.29
2021·秋季邀访学者
2021.9.6
2021.12.27
责任编辑:汪珂欣、王瑞